首    页 协会概况
会议报道
领导讲话
政策法规
会员之家
网上服务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副会长单位
更多>>
• 牡丹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 牡丹江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黑龙江新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
• 牡丹江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新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
• 牡丹江市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新宏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金跃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海华建设集团
• 上海绿地集团牡丹江置业有限公…
• 牡丹江桃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牡丹江华安塑料型材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科研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 牡丹江市圣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 牡丹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
•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 牡丹江明月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公…
• 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
• 上海创宏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民太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
• 黑龙江信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牡丹江大学
• 绥芬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东宁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穆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林口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海林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 宁安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 牡丹江市大东建筑总公司
• 黑龙江中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利华置业有限公司
• 牡丹江市苏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 牡丹江星元房产有限公司
• 牡丹江环龙置业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协会2016财务收支情况、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
加入日期:2017-03-24 12:03:23  查看人数: 1039   作者:admin

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

现将协会2016年财务收支情况、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安排公示如下,请审议:

(一)牡丹江市建设行业协会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一、经营情况

(一)收入:474,740.00

其中:  论证费:51,456.31

质量鉴定费:70,135.92

 费:349,500.00

营业外收入:3,647.77

(二)支出:627,312.57

  其中:手续费:179.74

           印花税:20.00

 他:588.50

审计费:1,500.00

培训费:1,500.00

招待费:1,276.00

汽车保险费:3,498.65

电话费:4,510.00

                伙食费:8,749.00

水电费:10,199.00

差旅费:14,751.00

房产、土地税:15,435.58

医疗保险:19,962.00

                办公费:10,909.50

会议费:5,910.00

                供热费:34,072.00(2015-2016年)

                交通费:48,809.00

                维修费:6,440.00

                养老保险:51,744.00

             资:319,120.00

           劳务费:46,400.00(专家鉴定费)

           折旧:21,738.60

(三)收入-支出=利润

474,740.00(收入)-627,312.57(支出)=-152,572.57


    (二)协会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2月)

 

2016年度,建设行业协会在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和省建筑业协会帮助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宗旨,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单位,积极开展行业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各类岗位人员培训和行业调研,努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2016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优质服务

1、积极开展创精品工程活动。今年以来,协会会同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做好“龙江杯”工程和省市优良结构工程的评审工作,完成了2015年度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龙江杯”和“结构奖”的奖杯、奖牌、证书及光荣册的发放工作;向省推荐“龙江杯”2项,配合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向省推荐“结构优质”奖工程20项。

2、认真落实省建筑业协会《关于召开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的通知》要求,经协会考核推荐省建筑业协会批准,黑龙江牡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Qc 小组荣获二等奖、牡丹江市联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QC小组荣获三等奖。同时协会还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了省建筑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六十三期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的培训,其中,牡安集团1人获得初级QC小组诊断师证书,协会有2人获得中级和初级QC诊断师证书。

3、发挥专家作用,认真做好质量鉴定和论证工作。今年共完成专项施工方案论证6项,工程质量鉴定4项。

4、基本完成了会员会费收缴和建立会员入会档案及会员证发放工作。

5、重新对牡丹江市建设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库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严格把好入库关。逐个对入库的专家个人信息和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备案建档,制发了会员证书,截止目前协会专家库人员已达 150 人左右。

6、深入开展调研和“四新”发布活动

1)按照市建设局领导《关于委托协会做好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改革》的要求,深入到部分会员企业进行座谈,结合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正在形成综合调研报告后报主管部门;

2)应市经济合作局的邀请,协会组织5家会员企业参加《四川鑫崃山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的用建筑施工废旧模板再生项目》的新闻发布会;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为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抓好岗位人才培训

今年以来,按照协会领导办公会议的要求,在建设局人事科的监督指导下,以培训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培训范围和挖掘培训生源,最大限度的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年度培训计划。

1、全年组织开展了四次建设岗位专业人员的培训,第一次培训216人,合格人数115人,合格率53%;第二次培训548人,合格人数474人,合格率86%;第三次培训82人,合格人数64人,合格率78%;第四次培训38人,合格30人,合格率79%。

2、全年组织开展2次建筑业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培训,参训人数1231人,合格率100%。

3、组织开展建筑企业特种作业岗位架子工的培训,培训人数29人,27人参加了经省住建厅安全总站组织考试考核(2人自动放弃考试考核),27人全部合格。

4、结合全市建设企业的实际情况,协会组织了全市部分企业参加的BTM培训和“营改增最新政策解读与建筑施工企业应对之策”的培训。

5、会同市质量监督站组织开展全市工程质量人员(即,七方责任主体)的培训,参训人数1738人,并颁发了岗位合格证书;完成了《关于开展黑龙江省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培训班》的培训,参会人员160人左右。

6、配合市建设局招投标办完成了新老招投标专家的培训。

7、配合市安全站做好全市(含外县、市)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全年共完成五批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3072人,五批特种作业人员181人;101人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延期的申请受理、审查、材料归档、报送和证书发放工作(此项工作已于今年5月9日移交给市建设局安全站)。

三)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理事大会暨2015年度创先争优发布会。

大会通过了第一届理事第三次工作报告、通过了修改协会章程的报告、协会会费收费标准及收支管理办法;通过了会员自律公约,倡议全市建设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明确了建筑业施工装配化的发展趋势。市建设局于衍泉局长做了题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部关于积极推进建筑业施工装配式发展培训班的会议精神》的报告,市建设局周伟局长和市民政局领导到会祝贺。

(四)认真做好主管部门委托工作。

1、配合安全站完成了安全生产月宣教工作,发布了安全活动月通知,编辑了教育试卷,提供了《黑龙江省建设安全2015年文件汇编》和工人安全教育画册读本,下发到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2、配合安全站组织了全市2016年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工地观摩会,并在协会网站上发布了观摩会现场宣传图片;

3、为施工现场提供了“六牌一图、操作规程、警示牌、安全旗、标准图册”等使用的管理资料;

4、按照市建设局领导委托协会对全市建设行业监理和检测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两个专业委员会”,协会认真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了各自行业的自律公约,此项工作正在推进落实之中。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1、规范财务管理。一是协会财务与学校财务分开,实行经费管理独立,对协会和学校配备了专职财务人员,经费收支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和学校财务制度执行,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进行审计,接受监督;

2、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相关制度,基本做到了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安排,半年和年终有总结,协会工作进入了制度化管理

3、创新了服务平台。协会创建了会员企业通信网络平台,微信平台120人,QQ群 460人左右。通过网络平台及时通知和交流协会工作动态和相关要求,为会员单位服好务打下了平台基础。

 

二、存在问题

  1、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度不够,形不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2、开展创优活动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3、专家委员会作用发挥尚有很大潜力。

4、协会创收渠道面窄、办法不多,负债运行尚未解决。

5、网络平台建设、信息手段不够灵活,招生信息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培训管理工作和办公成本较高,为企业服务的活动措施单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需再提高。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开局之年,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委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提高素质、强化能力转变意识夯实基础为目的,紧紧围绕建筑业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开拓创新,认真履行“服务、维权、协调、自律”职能,引导会员单位转型发展,努力为行业和会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切实完成好各项任务

1.落实好主管部门、上级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需要通过网络告知的工作,要在第一时间上网发布。经领导批示后重点落实的任务,严格按照领导要求和工作程序认真落实,不得应付走样。

2.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训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培训工作要“质量、数量、效益”三统一,尤其要保证一线操作工人技能培训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技能工人素质。要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延伸培训范围和生源渠道,同时不断提高授课教师水平。

3.不断扩大会员覆盖面。一是加强现有会员队伍管理,完善会员档案,通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团结凝聚会员单位。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会员队伍覆盖面。按照《章程》规定,积极发展会员,不断壮大会员队伍。三是努力做好会费收缴工作,采取会员单位主动缴纳和结合活动进行催缴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收缴会费。四是建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工作是协会工作的延伸,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加大力度会同建设局组建专业委员会,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会员联络网络架构。

4.适时组织好观摩交流活动。通过观摩学习,帮助会员单位实现内部纵向比较和外部横向比较的有机结合,找准解决企业问题的薄弱点和突破口。

5.切实开展好创优工程过程检查指导和评优工作。扎实开展工程质量创优过程检查指导,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利于会员单位队伍培养,有利于工程质量提高,有利于扩大协会工作影响。一是落实好创优工程预报名制度,以利落实过程监督。二是做好指导频次控制,年内至少组织2次以上集中指导活动。三是力求实现指导工作常态化、简便化。根据会员单位要求,随时对创优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创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酌情直接帮助会员单位完成部分创优必须的工作任务,达到“传帮带”的目的。五是随时总结过程检查指导的好做法和普遍问题,指导项目创优。六是做好评优树先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和条件,推荐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动企业发展。

6.不断提升专家队伍水平,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一是对原有专家进行重新登记,吸纳一批新专家,充实扩大专家数量和专业覆盖面,形成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对录入专家库的专家进行业务培训,正式颁发专家证书三是探索成立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不同类型的专家工作组,集中开展调研攻关活动,力求参与相关标准、规范的起草制定和企业转型发展的调研指导工作。

7.扎实推进四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建筑业转型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一是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把“四新”技术的应用,融入到优质工程创建之中。二是引导会员单位固化应用自有技术、自创工法和成果,形成内部标准,逐步解决积极创新和忽视应用的冷热不均问题。

8.强力推动绿色施工发展,适时开展评价活动。绿色施工是形势发展的大势所趋。一是探讨开展我市的绿色施工典型和评价工作,带动更多会员单位、更多项目加入到绿色施工活动中来。二是配合上级协会和部门,积极探讨开展绿色节能产品推荐活动,向会员单位提供可采用的绿色节能材料、设备、部品部件等。

9.继续抓好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遵循“行业人管行业事”的要求,会同市建设局实施自律性行规行约,规范会员企业行为。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守信得偿、失信惩戒的市场信用环境。

10.积极主动宣传、弘扬“工匠”精神挖掘、表彰我市建设行业各工种的“工匠”人才,促进建设行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努力拓展业务范围。

1.选准课题,举办2次高端培训活动。一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举办绿色施工培训班,进一步推进绿色施工开展。二是围绕转型发展,举办以转型发展的形势、方向、任务为主要内容的讲座,使会员单位明确转型发展的紧迫性,明确转型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早谋划,实现健康转型。三是围绕代表性、典型性课题,如联营联合体、延伸产业链、运用资质整合优势等内容,适时举办小规模论坛或沙龙活动,交流思想、认识和经验,推动重点问题解决。

2.围绕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涉及的行业重大改革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引导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同时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劳务队伍管理、“工匠”人才和“营改增”落地的实际影响等开展调研,反映诉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3.建立渠道,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会员单位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合同风险、抵债风险、招投标风险,指导会员单位解决好索赔、证据搜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横向联合,发展与兄弟协会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畅通良好的关联关系,是扩大协会覆盖面,增强协会影响力、拓展培训生源渠道的有效途径。

三、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切实强化自身建设

1.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尽快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明白自己的角色,明白协会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明白服务是协会存在的基础,实现思想认识的根本转变。二是强化方式方法教育,包括文明礼貌、协调变通等,力求通过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传达协会对会员单位的尊重和服务宗旨,赢得会员单位认可。三是强化团结意识、整体意识教育,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时时处处维护协会的形象和利益,用有效的工作、温暖的语言、和善的行动、科学的处置方法,尽职尽责地做好协会工作。

2.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只有对会员单位有所帮助,协会才能健康生存。因此必须尽快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协会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把本岗位工作的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好,保质保量完成好本岗位工作。同时相互帮助,互相指导,共同提高。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点学习规范标准、各类办法,学习好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规定,能够对相关问题作出清楚、准确的理解和解答。

3.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纪律是成功的保证。一是严格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廉政建设规定。二是落实责任分工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便与考核,便于问责。用制度保证协会工作顺畅和风清气正。三是增收节支、降低办公成本。

4.注重形象宣传,不断扩大协会影响力。一是通过举办活动,让会员单位真切感受到协会的服务,不断扩大协会影响力。二是逐步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优质工程、先进人物、先进技术,逐步扩大协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三是积极报送各类信息,宣传协会形象,推动协会工作发展。

5.继续完善并充分发挥协会网站、微信平台、QQ群作用。

2017年将是建筑业转型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协会工作不断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的一年。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团结一心,力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意见、建议信息反馈:0453-6175011

                              0453-6436691

                              0453-6436693

                              0453-8877055